最近7天在电助力领域都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出现了什么新产品?请看美骑网为您整理的一周电助力资讯速览。
初创公司Also另外筹集了2亿美元用于制造电助力自行车
今年早些时候从Rivian分拆出来的微型移动出行初创公司Also已从Greenoaks Capital筹集了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亿元),此轮融资使Also的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今年早些时候,这家初创公司从Rivian分离出来后,从Eclipse获得了1.05亿美元的融资。
据相关媒体此前的报道,该项目于2022年在Rivian内部启动,名为Project Inder。该团队开始研发电助力自行车,甚至还邀请了著名的苹果公司设计师乔尼·艾夫(Jony Ive)的公司LoveFrom来协助该项目。
目前,Also已成立独立公司,计划生产电助力自行车,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公布首批设计方案。
Accell Group受促销活动影响营收跌至10亿欧元
知名的欧洲电助力自行车公司Accell Group营收受到大幅折扣促销影响,从2023年12.9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8.23亿元)降至2024年10.03亿欧元,年减22%。该公司表示,其表现严重受到多项一次性项目影响,市况依旧严峻。
Accell Group 2024年息税前利润(EBIT)与2023年持平,不过未透露具体金额。该公司去年公布2023财年EBIT亏损达3.9亿欧元。2024年的亏损中,包含滞销库存产生的一次性支出、资本重组相关费用,以及Babboe召回成本。
为简化公司架构,Accell Group于2024年将仓库数量从85个减少至28个,今年也将关闭更多仓库。该公司将生产与品牌分离,目前采用自有工厂及第三方代工厂的模式,并以匈牙利厂作为中心枢纽。该集团在过去十年通过收购工厂建起生产网络,不过近年来,这种为各品牌分散运营工厂的做法在过已被证实效率低落,难以永续经营。
其转型策略之一,是在近期出售位于土耳其比西克雷特(Bisiklet)的工厂,该厂已由一家当地自行车公司接手。疲软市况也让Accell Group荷兰厂的未来蒙上阴影。该集团将匈牙利厂作为生产枢纽,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正逐步裁掉荷兰海伦芬厂的人力。上述引发外界猜测,该厂可能即将宣布关闭。
尽管市场尚未复苏,Accell Group表示其零配件业务较去年同期成长。该公司藉由调整营运、分销及整体成本结构,持续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如集中整合所有后勤部门。为支持并进一步加速推动这项计划,Accell在年初完成资本重组协议后,已与部分贷方签署一笔5000万欧元的“超优先”(super senior)贷款。
美利达因需求增加扩大电助力自行车的产能
从当前的节点上来看,自行车市场久候的复苏迹象已日益明显。业界龙头对前景预测仍保守,不过已出现更多正面讯号,这一点明显见于6月底举办的欧洲自行车展。美利达2025年上半年财报,加上其逐步扩大电助力自行车产能的声明,显示出该公司正重拾对未来的信心。
美利达公布,2025年1月至6月累计营收达新台币120.6亿元(约合人民币29.5亿元),年增0.9%。根据最新财报,第一季净利达4.18亿元,年增0.7%。
2024年,美利达营收年增8.7%,但也因重大一次性减损认列新台币37.7亿元,导致巨额净损。
美利达于声明中写道:“基于对供应链产能的评估,我们将战略性规划并逐步拓展电助力自行车产能,以应对日益增加的订单需求,并推动产能规模及获利能力稳步成长。”
针对美国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关税,美利达表示品牌客户皆已提高美国市场零售价格,目前尚未要求该公司分担相关成本。其指出:“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存在变数,新车款销量仍不错。整体而言,欧美市场的逐渐复苏及持续去库存化,预期会有助于带动新的需求动能。”
美利达表示:“我们在中国台湾的工厂受益于欧美市场需求成长,带动新单增加。由于欧美主要市场对中国内地的原产地产品征收关税,美利达多数全球出口订单都是中国台湾内制造。我们多数子公司的表现都比去年更好,今年第一季相较去年同期转亏为盈。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市场的公路车销量大幅减少,影响整体表现。公司将持续密切管控库存,并灵活调整市场策略,以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
目前,中国台湾的工厂已整合电助力自行车和普通自行车产线,形成互补配置,部分电助力自行车最终组装流程则转移至德国厂进行。
欧洲的电助力自行车法规或迎来重大更新,750瓦的电助力自行车有望上市
西方电助力自行车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北美电助力自行车的速度和功率限制较高,而欧洲电助力自行车的速度和功率限制则更为严格(即速度更慢、功率更低)。然而,根据目前关于修改欧洲电助力自行车法规的讨论,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新的功率等级并非完全没有先例。英国曾一度考虑将其电助力自行车的功率限制从250瓦(约1/3马力)提高一倍至500瓦,但最终放弃了这一举措。
但这一次,要求更多权力的呼声来自德国内部。德国是欧洲电助力自行车市场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和潮流引领者,每年约有200万辆电助力自行车售出。作为博世等领先电助力自行车驱动制造商的所在地,德国在引领(或监管)行业潮流方面拥有另一个优势。
虽然没有任何未决的法律变更,但在实现此类变更方面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德国最大的贸易组织 ZIV(Zweirad-Industrie-Verband)目前正在讨论其认为可能与当前欧盟电助力自行车法规相关的更新。
一些新规涉及制定最大功率限制,例如将功率限制在人力踩踏输入的400%或600%。但拟议方案的一个关键部分是将目前电助力自行车的功率限制从电机的250瓦持续功率改为驱动轮的750瓦峰值功率。
这种差异包含一些细微差别,因为持续功率通常被视为一个名义值,这意味着欧洲几乎所有电助力自行车电机的功率都标为“250W”或更低,尽管其峰值功率通常更高。即使是博世,作为欧洲电助力自行车驱动市场的领导者,也不得不谨慎行事,也表示其最新款电机的额定峰值功率可达600W。这仍然远低于美国电助力自行车电机常见的1000W至1300W的峰值功率,但比实际的250W电机高出不少。
其他正在讨论的新规包括:限制满载货运电助力自行车的重量:两轮车250公斤或两轮以上电助力自行车 300公斤。ZIV还指出,对于重量超过300公斤的货运自行车,必须定义单独的框架条件和参数(参见EN 17860-4:2025),因为它们在动态、设计和操作方面与EPAC和自行车有很大不同。此类重型货运电助力自行车通常更像小型送货车而非大型货运自行车,且在行业中越来越常见,并引发了人们对货运电助力自行车车身膨胀的担忧,尤其是在专用自行车道上。
现在判断欧洲电助力自行车法规是否真的会改变还为时过早,但具有影响力的行业主要声音公开倡导这一事实表明,欧洲市场的新规则是真正有可能的。
出处 : Biketo.com|美骑网
作者 : Ti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