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欧亚时报》的说法,中国最大某国有船舶企业在2024年一年的商业船舶建造吨位就超过了美国自二战以来全部造船业的总建造吨位。目前中国有大型造船厂35个,与此同时美国仅有4个还算规模的造船厂,但即便这四个造船厂的造船能力也十分有限,完全是靠着美国军舰订单勉强维持。
《欧亚时报》有些阴阳怪气地表示,“中国的造船政策已被证明对美国及其盟友的造船业造成了伤害”,“曾经主导市场的日本和韩国如今难以跟上中国的步伐。2024年,美国商业造船业的全球份额已暴跌至0.11%。”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在其最新报告中修正了对中国海军舰艇数量的估计。CSIS在报告《舰船战争——应对中国的军民两用造船帝国》中指出,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一支由425艘舰艇组成的强大舰队,而美国海军则为300艘。CSIS的2024年报告显示,中国海军拥有234艘军舰,而美国海军为219艘。
中国海上力量的崛起反映了其造船业的指数级增长。在短短二十年内,中国从一个造船业的边缘参与者一跃成为主要造船国。《欧亚时报》的文章认为,文章开头提到的国内某造船企业对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不但建造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还建造了自美国以外,全球第一艘超级航母福建舰。这充分说明这家企业具备的国际先进造船技术。
文章表示,“令美国感到震惊的不仅是CSSC建造军舰的先进程度,还有其建造速度。世界正迅速依赖中国造船厂来满足其商业贸易船舶的需求。”
根据这篇文章的说法,尽管美国一直担忧中国强大的造船能力,但美国国防部自己“也依赖中国制造的军舰(原文如此)”,例如美国国会之前发现,作为美国国防部关键补给核心力量的“安全油轮舰队”总共十艘大型军用油轮中,竟然有三艘是中国建造的。而美军的另一支重要海上补给船队,“海上安全舰队”最近接收的12艘军用民船中有7艘来自于“中国制造”。
美媒称“美国造船业处于25年来的最低谷”
其实文章还疏漏一点,美国海军目前许多军舰的建造设备和部分零部件同样来自于中国,包括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福特号航母等在建造中都离不开中国的龙门吊。
之后文章简单介绍了相关中国企业的历史,认为中国把相关企业进行整合,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竞争和资源浪费。印度海军退役中将谢卡尔·辛哈在接受《欧亚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崛起是因为他们在2015年宣布海洋是未来繁荣和贸易的关键。因此,中国有必要建立强大的海上基础设施和强大的海军来保护其利益。这两个因素使他们意识到,造船基础设施应服务于双重目的,因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造成本高昂。”
印度船厂
“这已经取得了成果,中国建造了大量的商业船队和军舰。事实上,我们(印度)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对于辛哈将军提到的“教训”,这篇文章对此“戛然而止”,没有继续深入。实际上相比日薄西山的美国造船业,印度造船业更不值一提。尽管印度最近几年在全球商用船舶市场的份额逐渐上升,但主要建造的都是一些吨位较小、技术含量低的民船。至于大型军舰方面,印度仅有两个船厂可以有限建造包括中型航母在内的中大型军用舰只,但问题还是老样子,严重缺少先进造船技术。
印度与其嘲笑美国造船不如中国,其实更应该好好体会一下辛哈将军的那句“事实上,我们(印度)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美国圣地亚哥海军造船厂
说回美国,文章援引美国《新闻周刊》的说法,美国日益萎缩的造船能力意味着美国每年最多建造五艘,或者更少的船只,与此对应的是中国每年可以轻松建造上百艘各型船只。美国上一次拥有类似的建造能力还需回溯二战时期,当时美国全国拥有十几家大型造船厂。但是现在美国用于国际贸易的大型商船份额已降到零。现阶段美国造船业订单主要来自美国政府(军队以及其它政府部门订单),以及中小型的渔船、游轮和游艇等所谓“高附加值”的造船品类。
美国前任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在2023年告诉美国国会,中国一家造船厂的建造能力超过了整个美国造船业。美国海军情报演示文稿中的一张泄露幻灯片显示,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2倍以上。
美国造船的主力,豪华游艇
虽然美国海军的大型战斗舰艇的数量仍然多于中国,可美国国内舆论担心:假设两国爆发大型冲突,美国现有造船业根本无力对美国海军舰船进行后勤维护和大修。因为美国不仅船厂数量有限,技术工人不多,且大型船台更是凤毛麟角。如果美国有七八艘军舰同时陷入故障,需要占用船台维护,那么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国再损失的军舰几乎就和沉没、报废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没地方修。
或许有人认为,美国可以在战时快速建设大量造船厂、船台。但这严重低估了现代造船业,其需要整合的资源远远超出二战时期,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美国现在要上马一个新型大型造船厂,在一路绿灯的情况下也需要近五年时间,这还不包括所需的造船技术工、大型造船设备、配套基础设施支持等美国造船的其它软肋。
美国海军去年已制定了展望未来三十年的新造舰计划,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估计,从2024年开始,三十年内每年至少需要400亿美元。CBO表示,海军的计划将对美国造成工业基础带来压力——换句话说,给他们订单他们也吃不消,美国海军的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很有可能成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