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A又签明星代言了。
在520这天,MAIA ACTIVE时隔五年重启明星代言计划,官宣虞书欣成为品牌代言人,也是自2023年被安踏集团收购以来,该品牌官宣的首位品牌代言人。
官宣之后,社媒上讨论热度不小,有人说,MAIA真是选对代言人了;也有人说:还是怀念那个只讲姐妹故事、不搞流量厮杀的MAIA。
还有人意识到,那个曾经号称最懂亚洲女生身材的运动品牌之一,这几年似乎有些「沉寂」。
将时间拉回到5年前,彼时的MAIA刚刚在市场上闯出自己的名气。卢靖姗、王菊的代言,加上明星单品腰精裤,让品牌成为当时小红书上铺天盖地的「种草神物」。
但 真正让MAIA火出圈的,反而是一次「去明星化」的操作。
2020年,品牌决定不再使用明星代言人。他们找来7位素人女性做女主角,推出了一支名叫《我不是漂亮,我是_____》的宣传片。片中没有过分的美颜滤镜、没有身材焦虑,有的只是你我都能感同身受的松弛感与真诚感。
短片上线后社媒播放超500万,话题阅读量达900万次。随后品牌在2021年,将slogan改成「be as you wish」,想做女生的好朋友和同行者,鼓励她们挣脱枷锁,追随内心。
也是从那时起, MAIA成为「女性多样表达」的代表运动品牌之一,其身上的这种「姐妹感」,更是让消费者共鸣与认同。
随之而来的是销量节节攀升。根据MAIA ACTIVE对外公布信息,2019年线上渠道销售刚刚突破1亿元,到2021年全渠道销售超过3亿,年平均增长率达166%。截至2022年底,MAIA ACTIVE全年销售额达5亿。
优秀的品牌理念,忠诚的消费人群,健康的销售额……这一系列优势下,也让安踏在2023年出手收购。
在当时看来,这是一次强强结合,在安踏资源加持下,意味着更强的供应链、更广的门店网络、更标准化的管理系统。
但现实并不美好。
加入「大厂」之后,MAIA的发展速度和行业热度双双降温。虽然2024年,品牌在成都太古里等地方热门商圈陆续开出新店,全国门店总数超40家。
不过,线下规模扩张的同时,品牌调性却在逐渐模糊。
曾经小而美的品牌语言变得更像标准化的运动用品店。从社媒节奏上看,MAIA近两年明显内容疲软,虽然他们在继续说「支持女性」,但语气里却没了温度,原本的「社区感」「姐妹感」在一次次的打法切换中逐渐稀释。
有人认为, MAIA像极了那个原本超会带动气氛的女生,现在突然开始念起了模版PPT。
在产品层面,虽然MAIA几年来不断扩品类,推出外套、羽绒服、休闲套装等产品,但再也没有一个单品能像腰精裤那样打入心智。
甚至 在今年安踏的财报长图里,MAIA也只是浅浅出现一下,和迪桑特、KOLON并列在53.7%增长中,连实际占比都未披露。
而 在这个时间点请虞书欣做代言人,更像是一次品牌的「社交重启」,试图重新撬动女生们的注意力。
作为甜妹出圈的虞书欣,是元气代名词,是剧粉+综艺粉+时尚圈通吃的「邻家系女明星」。
重要的是,她个人气质和MAIA提倡的「美、自信、自由」高度重合。 正如官宣文案中,MAIA所表示的那样,「躺不平,有冲劲,内核稳,不泄劲。用她那股全世界都打不败的劲儿,演绎让你更有劲儿的‘腰精裤’」
回顾自选秀出道以来,虞书欣有着极其稳定的粉丝基础,仅从官宣代言前后的社媒反馈来看,MAIA想必吃到了不少「粉丝经济」的福利。
但品牌的春天从来不是能靠一个代言人撑起来的。
虞书欣可以是点火器,但MAIA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做大」与「保持特色」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
曾经的MAIA靠 「理解女性」赢得用户,也可能会因「忽视情绪」被用户抛下。
安踏愿不愿意放慢脚步、倾听女生的声音?这才是决定MAIA下一段路能走多远的关键。
—